《福布斯最佳成功故事》.do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布斯最佳成功故事 福布斯 最佳 最好 成功 胜利 故事
- 资源描述:
-
1、福布斯最佳成功故事人造毛料的确销售得很好,但人造毛料并不是摩顿纺织厂的全部生意。公司还有另外的两部分废棉毛和高级织品,这两项都无利可图,拖住了生意的后腿。总的销售量可能是上升,但公司却仍是无钱可赚。尽管如此,福依尔斯顿还是发誓要让全体员工重返工作岗位,哪怕是那两项不赚钱的部门的工人。福依尔斯顿和他的三个高级助手之一,卷入了有关新厂发展方向的争执中。菲茨帕特里克,这个在公司里干了10年的老手,在1996年5月突然离去,摩顿工厂的警卫们挥泪送走了他。这一幕发生在福依尔斯顿在白宫进餐留影大出风头的同一时间。紧张也曾出现在福依尔斯顿和他的别的高级顾问之间。福依尔斯顿一开始就计划给全部闲着的工人无限期地
2、支付全额工资和救济金。这不仅是做善事,而且是出于他善于经营的敏感,他知道:摩顿厂高度熟练的劳工,是公司高技术、高利润生产的保证,绝对不能流失。应当做到:一旦需要,招之即来。福依尔斯顿的指挥者们都十分谨慎,惟恐摩顿厂是在做无谓的开支。福依尔斯顿对他们的劝告置之不理,照行无误。“我们遇到了许多问题,”他现在回忆说,“可是,最大最大的还是保险金的问题,它可以使任何人破产。”火灾之后7个月,摩顿厂302亿的保单仅得到了7800万元的赔付。为了偿付账单和薪水,福依尔斯顿只得去借钱。在1996的夏天,财政上的压力更加增加了。销售量正在回升,可公司仍然没挣到一文钱。7月11日是一个黑色的日子,福依尔斯顿被迫
3、告诉400名仍未被雇用的工人,他再也不能保证他们的工作了。1997年的10月份也就是纺织世界杂志提名福依尔斯顿为“本年度风流人物”,并宣称摩顿纺织厂“比以前更强大”的那个月,销售额仍然低于从前的4亿美元。尤其是1997年至1998年更为糟糕,因为异常的暖冬,人们缩减了对人造羊毛的需要。接着,在1998年2月25日,第二个黑色的日子来到了:福依尔斯顿宣布关闭公司无利可图的纺织品部分,连同减少近400个工作岗位。公司1998年的销售总额降到22800万美元。这是摩顿厂有史以来第二次亏损。这之后,每一点前进都因新的阻碍而走得步履艰难。工人们是重新上岗了,只不过又被再次闲置。福依尔斯顿极力要挽救的生意
4、关了门,可新厂显示出巨大的进步和发展。下面是福依尔斯顿的观点:他说,不管你漏掉了什么,当你处在逆境的时候,值得自豪的是:“你没有让任何东西把你打倒,没有失去幻想,没有失掉希望。”他强调,自信心,常常是作为训练的副产物而自然产生的。这种训练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年龄进行,就像记忆一样,愈是训练,愈是容易。福依尔斯顿认为他自己的意志坚强,是因为他很小就开始花时间锻炼的结果:“从小我就做好了准备,因为我坚信,我要取胜。”对摩顿纺织厂的恢复起关键作用的时刻,也许就是当福依尔斯顿和工人们交换眼色,发誓要联合起来克服一切障碍的那一刻:“从那个时间开始,整个的我就只不过是一个啦啦队队长。”他说,接着,又若有所
5、思地补充道:“我之所以能影响别的人来共同分享我的梦,并不是靠我那晚上讲的几句话,而是因为,我相信他们心里都有自信的火花,他们也都能够做到。”从孤儿到大富豪(上)要想成功,得靠自己汤姆莫纳干的一生,是典型的白手起家的故事:4岁的孤儿,33岁的大富豪。莫纳干4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母亲无力供养两个孩子,只得把孩子们转交天主教的男童之家。汤姆和弟弟杰姆都是在那里由神父和修女带大的。成为一个牧师,是莫纳干早期的事业梦,但是在神学院里的一场枕头战断送了他的前程。他报名参加了海军,1959年带着2000美元的积蓄退伍,可一个油滑的推销商将他的积蓄化为乌有。莫纳干变得一文不名、无家可归,他掉头返回密执安州,
6、在一个报摊上干活,筹集学费去读书。此后不久,他被东密执安大学录取,可又因病退了学。弟弟杰姆提议他们买下一个餐馆主人的比萨摊位。营业地点就在东密执安大学校园里,1960年12月兄弟俩接管了这家小店,尽管两人都从未做过食品生意。可是,8个月之后,23岁的汤姆莫纳干眼睁睁地看着弟弟杰姆开着那辆大众甲壳虫汽车走了。杰姆以他在比萨饼店的股份所有权交换了汽车的独占权。由于弟弟这个惟一的帮手走了,汤姆只得自己把全部活儿包揽下来。制作比萨需要好几个小时做准备,汤姆通常每天要工作18个小时,从上午10点直到凌晨4点,包括打扫厨房、擦洗地板。汤姆通过寻找,发现了一个合伙人,此人有开比萨店的经验,善于调一种特殊的番
7、茄汁。莫纳干以比萨王的名字在易普西兰蒂增开了两家比萨店,他的新伙伴则用别的名字开了两家餐馆。莫纳干亡命地每周投入100个小时去巩固这三家比萨店的地盘。不幸的是,他那不受管束的合伙人从那两家餐馆里提走了现金大肆挥霍。1964年,莫纳干取消了合股经营,一年之后,那个合伙人宣告破产,可是莫纳干也承受了财务上的打击,因为所有的店铺仍然用的是他的名义。一张补缴75万美元税金的账单留给了他,他要么付款,要么声名扫地。莫纳干发誓要偿还一切债务,他决定排除消极的社会影响,取一个全新的名号。一位经理建议用“达美乐”,莫纳干认为很好,因为这个全新的名字不至于让老顾客们混淆不清。莫纳干努力工作,降低成本,1965年
8、他获得了5万美元的赢利。1967年,一场大火摧毁了总店,他损失了15万美元,仅得到了微不足道的13万元的保险赔偿。莫纳干命令剩下的店铺组成一套相对独立的装配线,一家铺子专门和面团,另一家准备奶酪,第三家调配调味汁。这样,在不依赖总店供应的情况下,所有的铺子都可以继续运转。到了1968年,莫纳干决定尽快扩大发展。在那些瞬息万变的日子里,快餐食品连锁店如雨后春笋,遍及街头巷尾。莫纳干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他成了家乡的孩子勤奋成才的榜样。可当莫纳干评估了他的财政状况后,他惊愕地发现:由于发展太快,现金流动问题逐日上升,公司的欠债总计达150万美元。投资银行已对他不再感兴趣。1970年5月1日,他失去了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