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8

类型中国政治经济的逻辑和转型.pdf

  • 上传人:jo****ng
  • 文档编号:58997
  • 上传时间:2023-03-19
  • 格式:PDF
  • 页数:18
  • 大小:1.49M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中国 政治经济 逻辑 以及 转型
    资源描述:

    1、闭门分享,请勿外传第 1 页 共 18 页榕汇实录精编榕汇实录精编中国政治经济的逻辑与转型中国政治经济的逻辑与转型分享人:分享人:兰小欢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作者分享时间:分享时间:2022 年 9 月 17 日感谢高榕资本朋友们的邀请,非常高兴有机会跟大家分享我对中国政治经济的一些看法。在我们国家搞经济活动,第一推手是政府。政府不仅制定政策,更直接下场参与。我今天不讲特别抽象的,还是依托置身事内这本书,讲一些具象的事情。也不讲特别远的事,就讲最近 20 年中国经济是怎样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导致了哪些问题、为什么今天玩不下去了,从而带来三个大的改革方向。我们不用等

    2、二十大,这三个改革方向已经启动了,并且过去 4、5 年推得特别快,包括大家感受或者听到的资管新规、去杠杆、内循环等等。我拿一个逻辑框架串一串,让大家对这些事、对你所做的生意有一个视角。这些转型方向一旦开始就不会随便变化,所以我也不讲特别短期的东西,比如说汇率。起码“十四五”期间,未来 5 年、10 年大的政策方向都是明牌。所以我们不用去预测,只要读懂中央已经发布的重大政策就行了。一、理解城市土地财政与地方政府一、理解城市土地财政与地方政府“四本账四本账”谈到政府,大家首先想到中央政府,实际上咱们日常打交道都是地方政府。我们国家以地方政府为主,85%的一般公共预算是地方政府支出的;公务员(不算事

    3、业单位)群体中地方政府人员占比 94%,这一比例比美、日、德等国家都要高。所以钱是地方政府的,人也都是地方的,事自然也是他们办。过去过去 2020 年一言而蔽之年一言而蔽之,地方政府发展经济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的主要推手就是土地主要推手就是土地,用土地撬动杠杆用土地撬动杠杆,借钱投入城市化借钱投入城市化和和工业化工业化建设建设。地方政府用土地撬动了两大块的钱。第一块就是土地财政土地财政,包括卖地收入(只是卖部分使用权),每年 10 万亿左右,约相当于国家 GDP 的 10%,此外还有土地开发过程中的税收等。土地财政钱很多,但是也没有多到能够推动我们国家过去 20 年翻天覆地的基础设施变化。闭门分

    4、享,请勿外传第 2 页 共 18 页另一块就是土地金土地金融融,利用土地为抵押接上资本市场。这套模式你可以讲是中国特色,但也不完全是。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然有相当长的一个阶段是要“重投资”的。从农业社会转变到工业社会、再到城市化,都要有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有区别的只是用什么方式来借钱融资。肯定不能用省下来的钱投资,必然用某种方式资本化,把未来的预期调动到今天。历史上撬动信用或者杠杆的方式只有三类:土地信用;国家信用;商业土地信用;国家信用;商业信用信用。为什么为什么这些年中国经济这些年中国经济发展发展如此之如此之快,因为在我们国家快,因为在我们国家上述三个信用上述三个信用合一合一。土

    5、地归政府所有,承担基础设施建设的大量企业是国企。不仅如此,中国所有大的金融机构(即资本)也全部都是国资的。这就是为什么大家在中国做企业久了,会觉得最初创业融的是政府的钱,最后卖产品也卖给政府,好像在这样的一个循环里。这是因为生产要素在这套体系里,包括土地、资本和劳动力。虽然劳动力不是国有的,但是能让人成为劳动力的三个条件住房、教育、医疗,都是国家的。包括现在第四项生产要素数据,也被监管得越来越严格。所以我们是在这样一个大的约束下玩经济这个游戏。诸位千万不要忘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再说得具像一点。各位跟地方政府打交道,地方政府的行为逻辑是什么?我们都知道我们都知道,但凡想做事

    6、但凡想做事,必须得有必须得有钱钱,所以你要全面了解地方政府手里是点什么钱所以你要全面了解地方政府手里是点什么钱。这里为大家打开地方财政这里为大家打开地方财政“四本四本账账”,就会知道就会知道他他怎么在怎么在这这“四本四本账账”中辗转腾挪。中辗转腾挪。(以下为 2020 年的数据,这一年中国 GDP 刚好 100 万亿。)第一本账是税。我们国家采取分税制,2020 年留给地方政府的一般公共预算是 10 万亿,此外还有中央转移支付 8 万亿。第二本账是政府性基金,接近 10 万亿,与第一本账等量齐观。政府性基金听起来很抽象,打开账本以后发现有 20 多项基金,大家每天都在往里头交钱,例如机场建设费

    7、、高速公路通行费等等,但其中只有一项是重要的,就是卖地的收入,占这比基金的 93%。还有近些年兴起的专项债,2020 年有 3.8 万亿。第三本帐就是社保基金收入,归地方大概 8 万亿,就是五险一金,主要是养老金和医疗保险。注意这笔帐是只进不出的。闭门分享,请勿外传第 3 页 共 18 页第四本帐国有资本营业收入,有 3000 多亿,但是这个可不少。所谓国有资本主要包括地方国企和诸如矿山这样的资产,当然国有企业对于财政最大的贡献是税费,它在第一本帐里;第四本帐是扣除完税费等所有成本以后,国有企业给国家分红的部分。而且国家规定 2020 年起所有大中型国企 10%的股份要划归社保基金,央企划给中

    8、央,地方国企划给地方,这笔账是另外单独算的。背后的思路很简单,国有企业归大家共同所有,国有企业赚的钱应该大家分。怎么分?就是通过养老金来分。所以四本帐一打开,你就明白:第一本账,因为疫情冲击税收下来了;前 20 年主要是玩第二本帐,随着房地产下行,地方政府又开始借专项债;这些都不够的时候,第三本帐又不能动、老龄化压力特别大,就开始琢磨第四本帐。所以从 2018、2019 年之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得非常快。各地都在卖东西,像珠海国资委把格力电器 15%的股份卖出去了。但这些终归会玩不下去,最后地方政府还得回到第一本帐上去最后地方政府还得回到第一本帐上去需要一笔大的需要一笔大的、百分之百属

    9、于地方政府的百分之百属于地方政府的主体税种主体税种。目前我们国家三大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都是分税制。地方政府没有一个长远的、基本不受经济波动影响的税种,导致很多行为比较短期化。现在涉及最大的一项改革就是房地产税。房地产税当然可能客观上会起到一些压制房价的作用,但是从世界各国的历史经验来看,房地产税与房价长期的走势没有关系。房地产税的推出,最根本的改变在于地方能不能有一个长远稳定的税收收支。再解释一下,地方政府手里有很多土地,包括几类。首先是工业用地,例如各种园区,工业用地价格是很低的,这部分赚不了钱;这些年其它用地起来了,主要是城市道路、桥梁、博物馆等,也收不到钱;所以那么多的土

    10、地财政就是从 20%的商业用地和住宅用地上得到的。所以我们国家的土地财政严格意义上就叫房地产财政。而且这 20%的土地中,我们国家有一个特别奇葩的现象,就是商业楼宇特别多。因为地方政府卖出去商业用地之后,不仅能收土地转让费,入驻的企业还能持续收税;住宅因为没有房地产税,卖出去这块地,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是一锤子买卖。地方土地财政,支撑起了过去 20 年我们国家飞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地方政府通过土地出让和抵押拿到钱,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增长,城市生活质量提高,吸引了更多的人;从而带来 GDP 增长,领导随之升迁;税收增加后再去还债。闭门分享,请勿外传第 4 页 共 18 页雪球虽

    11、然越滚越大,但是只要税收或者 GDP 名义增长率比利率高,这套模式就能玩下去。因为某种程度来讲地方政府借钱是不用还本金的,地方政府是永续存在的,只要能每期付息,就能借新还旧,直到有一天通货膨胀把旧的债务稀释掉。但是因为本金积累得越来越多,每一期的利息支出都很高,这时一旦经济增长放缓、税收减少,或者有了其他突发性的支出(比如抗疫),就很麻烦;更麻烦的是,如果玩不转,房价会跌下来,房价一跌,地价就跌,地方政府收入进一步下降,无法借新还旧,这套模式就走到头了。现在它就走到头了。二、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三大特点:成绩、问题与改革二、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三大特点:成绩、问题与改革中国地方政府推动经济

    12、发展的这套模式有三个特点,也与我们国家今天方方面面的转型有关系。特点一:城市化过程特点一:城市化过程“重土地,轻人重土地,轻人”这些年所有城市都在向外扩张,例如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城市的开发区、新区,“摊大饼”的好处是可以把原来城市周边农村的土地征过来,土地一拿来就能借钱,所以不断新增土地。这就是所谓“重土地”。“轻人”是什么意思?大量的人涌入城市,但没有给他们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例如教育、医疗等等。2015年前,我们所有的公共服务,都是按照户籍人口而非常住人口规划的。所以人口流入地的资源非常紧张,你可以到这里打工、交五险一金,但是想要上学或者看病很难。也由于公共服务供给稀缺,不止房价在涨,教育、

    13、医疗费用也在涨,带来了居民债务的上升。最终还因为人口流入地土地稀缺、推高房价,带来了地区差距和贫富差距,这是一个巨大的问题。刚刚提到城市土地财政,看上去是地方政府玩经济的一套办法,我们要透过面纱看本质。地方政府凭什么靠土地融那么多钱?因为土地上面要盖房子,房子本身不值钱,值钱是因为住在房子里的人心甘情愿地签了一份合同,把自己未来工作 30 年的收入交出来。所以所以真正资本化的不是土地产生的现金真正资本化的不是土地产生的现金,而是住而是住房子房子的人未来工的人未来工作作3030 年的收入。年的收入。本质上政府可以用征税的方式跟各位要钱,但大家是不乐意的。于是乎让你买房,你买了房还挺喜欢的。政府是

    14、用土地做抓手,撬动你的收入;而你用房子做抓手,是想利用房产增值去分享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红利。所以大家心甘情愿跳上车,也不管是 5%还是 6%的利率,因为你赌房价会涨。闭门分享,请勿外传第 5 页 共 18 页但是,当老百姓交了未来 30 年的收入,政府拿了钱之后却没能分担大家的负担,还是要为教育、医疗这些事操心,消费当然起不来。再来看贫富差距问题,其中一个维度是有房的人 VS 没房的人;但讲深一层,更可怕的是年轻人 VS 中老年人之间的矛盾。房价上涨本质是有房的中老年人,在剥夺年轻人的未来。这件事肯定不会持续下去,因为年轻人没有未来的话,大家都会完蛋。现在的年轻人已经在反抗,我们听到各种各样的

    15、词躺平、内卷、精神内耗,就是不跟你玩了。改革已经在发生,都是为了解决问题。包括户籍改革,现在除了少数一线城市,其他城市的户籍几乎都放开了,很多省会城市对学历已经不再作要求。还有土地流转。一线城市盖住房、学校、医院都需要土地,实际上北上深不是没有土地,只是没有用地指标,建设用地指标是中央审批的。今天在推行跨省土地流转,例如上海从云南买 3 万亩建设用地指标,在上海开发建设用地,给云南一笔钱、云南拿着在当地开垦耕地。这就是跨空间的土地流转,缓解人口流入地土地供应的压力。特点二:招商引资竞争中特点二:招商引资竞争中“重规模、轻效益重规模、轻效益”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大家都打过交道,他们喜欢投重资产的大项

    16、目。一方面是重资产拉动 GDP 快;另一方面在中国第一大税是增值税,增值税是流转税,流水越多、交税越多,所以不在乎能否盈利、只在乎盘子够不够大。重规模投资方式的好处是工业化飞速进展。工业化和技术是内化在设备里的,只要买的机器先进,技术就领先。所以只要投资和资本量足够,工业化就会起来,之后吸纳很多就业。但问题在于企业重资产,也是加杠杆加出来的,最终导致企业债务负担很重。经济分三个部门政府、企业、老百姓。中国政府部门的负债算比较低的,老百姓负债不算高也不算低,但是企业债务负担是很高的,远远高于德国、美国这些国家。当然这与我们国家企业融资主要通过贷款有关。企业债务负担很高,和人一样,一旦遇到点风吹草动就会被压垮。前些年被压垮的企业主要集中在产能过剩的行业,例如钢铁、水泥、造纸;这两年暴露的就是房地产企业,房地产杠杆率是极高的。行业风险再上升,最终承担风险的就是银行。一旦风险蔓延到资本市场,就不是行业风险了,而是全局性的风险,因为金融连着所有的企业。当然,很多耳熟能详的改革,例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库存、去产能、去杠杆”,“防范和化解重大金融风险”,都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严格来讲这方面我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搜弘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中国政治经济的逻辑和转型.pdf
    链接地址:https://wenku.chochina.com/doc/5899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2022 搜弘文库版权所有

    粤ICP备11064537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