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2

类型2022年Q1人力资源趋势报告.pdf

  • 上传人:R**
  • 文档编号:3876
  • 上传时间:2022-09-09
  • 格式:PDF
  • 页数:22
  • 大小:1.26M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q1 人力资源 趋势 报告 讲演 呈文
    资源描述:

    1、守正出新,变中求增守正出新,变中求增2 0 2 2 年 一 季 度 人 力 资 源 趋 势 报 告年 一 季 度 人 力 资 源 趋 势 报 告21调研说明P32核心洞察P532021年行业动态概览P642021年四季度招聘变化P1152022年一季度招聘计划分析P1462022年一季度招聘渠道P18目录猎聘根据固定的问题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全国1013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涉及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西安、杭州、南京、成都、武汉在内的20余个重点城市,覆盖互联网、电子通信、房地产等八大行业,企业规模按照1-99人、100-999人及千人以上规模进行分类统计。猎聘战略业务发展部猎聘战略业

    2、务发展部在调研数据基础上,结合区域客户访谈、猎聘大数据及产业发展动态,对数据进行分析解读,助力企业及时、准确地捕捉2022年一季度人力资源趋势变化。调研概况调研概况34相关说明相关说明业务类岗位:主要指销售、营销等岗位,能够给企业直接带来销售收入。技术类岗位:主要指研发、技术开发等岗位,能够给企业发展创新带来支撑。运营类岗位:主要指客服、销售支持等岗位,能够为企业运作和优化提供支持。市场类岗位:主要指品牌、公关、新媒体等岗位,能够为企业进行品牌传播,增强企业美誉度及影响力。职能类岗位:主要指人事、文秘、行政、司机等岗位,能够为企业内部创造良好的人员和办公支持。岗位类别岗位类别人才意向指数人才意

    3、向指数人才意向指数:根据指定时间段内的中高级人才投递人次(包含行业内部的投递人次),如果指数1,说明城市/行业对人才的吸引力强,期望流入的人才多。区域划分区域划分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华北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华中地区:河南、湖北、湖南华东地区:山东、江苏、安徽、上海、浙江、江西、福建华南地区:广东、广西、海南西北地区: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南地区:四川、贵州、云南、重庆、西藏5核心洞察核心洞察四四季度季度变化变化根据猎聘调研情况,相较上季度,对比不同规模企业,千人以上企业中近40.2%选择离职率较上季度增加,人才流动性更强。对比不同行业,电子通信和房地产选择较上季

    4、度离职率增加的企业占比分别为24.6%和23.9%,相对较高。四季度技术类人才流动性增强,行业转型加速推动人才活跃。2022年一季度年一季度需求需求2022年一季度人才竞争持续,46%的企业招聘需求与上季度不变,31.1%的企业招聘需求较上季度增长。从行业分布来看,制造行业需求强劲,近40.7%的企业表示在一季度要增加招聘机会。无论企业规模大小,近九成企业在一季度都将面临进一步的业务调整或升级;而从变化方向来看,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是所有规模企业在一季度最为重视的调整方向。一季度职能类需求增长,业务和技术需求仍为重点。渠道渠道与工具与工具疫情反复、如何突出雇主品牌、转型期人才计划不确定性是企业2

    5、022年一季度最大困扰。为了应对疫情反复等不确定性,2022年一季度,更多调研企业选择线上为主要的招聘方式,得票率高达73.7%,超过前三个季度;其次,猎头得票率为48.9%,排名第二。区域协同,城市强基,强链补链区域协同,城市强基,强链补链6区域一体化引领经济转型: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区域一体化战略已经上升为我国的国家战略,在2022年,将进一步引领经济转型。强链补链,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全国多城市开展强链补链,促进产业链优化稳定发展。在产业地标打造上实现错位分工、合理布局、产业联动。5月27日

    6、,长三角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四大产业链联盟揭牌;天津的“五链”深度融合战略举措,南京的八大产业链及“链长制”都将提升城市产业的整体竞争实力,助推城市产业纵深发展。7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大时代来临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大时代来临明确的政策导向:“十四五规划”6次提及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31个省市发布数字经济相关政策,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多个政府部门多次提及;根据美国研究与发展期刊报道,中国是2020年唯一研发投入正增长的经济体,同比增长10.3%。资本为硬科技加码:截至2021年10月,企业服务(2009)、生产制造(1913)、医疗健康(1810)

    7、融资事件数量分列前三,人工智能融资金额最高,超过2695亿人民币(来源:企名片);另外一方面,成立北交所,聚焦“中小创新企业”,定位“专精特新”,资本市场加深科创革命。产业数字化转型,人才向上突围:中国从制造中心向科创中心转变,实业开始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为人才,特别是技术、创新人才密集型产业,对比从2020年Q1到2021年Q3的数字化新发职位在各大行业的变化可以看出,互联网下降,机械制造、制药医疗、能源化工等实业则占比上升,他们希冀通过数字经济应用的加深,提升产业效率,提升人效。行业行业2020Q12020Q22020Q32020Q42021Q12021Q22021Q3互联网43.37%4

    8、5.37%44.31%42.68%40.26%41.30%41.70%电子通信13.52%10.79%10.97%11.20%12.08%12.02%12.69%机械制造8.91%8.08%8.84%9.85%10.51%11.55%12.90%消费品7.04%8.79%7.56%7.43%7.25%6.34%6.14%服务外包5.44%5.48%5.26%4.94%4.52%4.80%5.19%制药医疗4.28%4.39%4.50%4.38%4.69%4.86%5.13%能源化工2.89%2.58%2.68%2.67%2.79%3.06%3.23%房地产3.36%3.64%3.26%3.09

    9、%3.05%3.04%2.65%文教传媒3.24%4.07%3.40%3.12%3.03%3.10%2.53%金融3.77%2.81%2.53%2.57%2.49%2.38%2.15%交通贸易1.47%1.44%1.61%1.51%1.59%1.48%1.49%其他2.70%2.56%5.10%6.56%7.73%6.05%4.21%数字化新发职位在各大行业的占比变化数据来源:猎聘大数据8碳中和元年,新能源迎来高速发展碳中和元年,新能源迎来高速发展2021年,中国碳中和元年:2021年,中国首度将“碳中和”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并提出了以市场倒逼机制促进产业技术升级的指导方针。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10、推动成就绿色经济未来:从我国目前的能源结构来看,煤炭仍处于主体性地位,石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高,清洁能源消费占比逐年持续提升。能源结构变化带来人才结构变革,从猎聘大数据来看,近一年新能源行业人才需求量持续上升,新发职位在能源 化工 环保大行业的占比近30%,人才占比也达到21.8%,在能源 化工 环保大行业中排名第二。更多新能源人才的加入,推动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培育绿色产能。21.80%32.39%17.33%20.26%8.21%近一年新能源在能源近一年新能源在能源/化工化工/环保环保行业行业人才人才中的占比中的占比29.97%28.40%22.55%14.01%5.08%数据来源:猎聘大

    11、数据近一年新能源在能源近一年新能源在能源/化工化工/环保环保行业行业新新发职位中的占比发职位中的占比新能源新能源新发职位占比新发职位占比29.97%新能源新能源人才占比人才占比21.80%9建设消费中心、推动消费创新、树立消费信心建设消费中心、推动消费创新、树立消费信心头部城市领衔消费发展:2021年,“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被正式写入中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7月19日,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新渠道、新产品、新品牌:据睿兽分析数据,截止2021Q3,新消费行业获得融资金额已远超2020年全年,同样创造了2017年以来融资金额

    12、新高。人群迭代、细分升级带来的底层“推力”,力量变迁、生态重组形成的产业“拉力”及数字革命、模式升级构筑的内生“动力”构成三大产业力量,为中国消费创新带来新机。推力推力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新兴用户细分市场拉力拉力中国拥有全球最活跃的细分产业生态动力动力政策引导数字经济,人口结构推动消费结构改变,移动技术加快消费升级海外品牌持续增强中国市场深耕中国品牌全球输出,份额提升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32324419445480670198852399759031.60%25.60%28.00%25.40%19.50%14.80%0.00%10.00%20.00%30.00%40.00%05000010000

    13、0150000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15-2020年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统计情况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亿元)增长速度(%)来源:易观分析10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中国具有大学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的人口为2.18亿人,占总人口比例为15.5%;据亿欧智库统计,预计到2025年,大学文化程度

    14、人口将达到2.65亿人,STEM人才占比小幅上涨。数据来源:猎聘大数据TSI(Talent Shortage Index),TSI 1,表示人才供不应求;TSI 1,表示人才供大于求。如果TSI 呈上升趋势,表示人才越来越抢手,找工作相对容易。1.411.281.051.261.351.461.461.451.331.221.291.264.584.253.414.124.344.94.9354.764.424.914.852021年1月2021年2月2021年3月2021年4月2021年5月2021年6月2021年7月2021年8月2021年9月2021年10月2021年11月2021年12

    15、月技术类职能人才紧缺指数不断攀升平均TSI技术类职能TSI1132.4%21.6%15.9%53.5%57.4%43.9%14.2%21.0%40.2%1-99人100-999人1000人以上减少持平增加四季度离职率相比上季度的变化四季度千人以上规模企业人才流动性强,四季度千人以上规模企业人才流动性强,电子通信、房地产人才活跃电子通信、房地产人才活跃21.3%21.3%25.0%32.7%28.7%19.6%15.1%28.6%54.1%54.8%54.4%52.7%51.8%58.8%65.1%54.8%24.6%23.9%20.6%14.5%19.5%21.6%19.8%16.7%电子通信

    16、房地产服务外包文教传媒互联网金融机械制造消费品减少持平增加不同规模企业不同行业根据调研数据,对比不同规模企业,相较上季度,千人以上企业离职率持平占比43.9%,离职率增加占比40.2%,人才流动性更强。对比不同行业,电子通信和房地产选择较上季度离职率增加的企业占比分别为24.6%和23.9%,相对较高;一方面,电子通信发展迅速,行业需求大,人才流动性大;而房地产行业今年下半年以来,在三道红线、两个上限等政策影响下,房企普遍面临再融资难题,加上下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持续下滑,多数房地产企业面临着较大的流动压力,四季度离职率增加。而文教传媒中的教育行业在受到双减政策冲击后,在三季度离职较多,四季度有所回缓,行业趋稳。数据来源:猎聘调研数据12四季度技术类人才流动性增强,行业转型四季度技术类人才流动性增强,行业转型加速推动人才活跃加速推动人才活跃对比不同规模企业,千人以上企业技术类人才流动性增强,而百人以下企业业务类人才流动性增强。在四季度,消费品行业一方面仍受到疫情的影响,对于业务有一定压力;另一方面,新消费和传统消费都在推动品牌革新,市场类人才流动性高。机械制造行业数字化转型加速,对于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搜弘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2年Q1人力资源趋势报告.pdf
    链接地址:https://wenku.chochina.com/doc/387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2022 搜弘文库版权所有

    粤ICP备11064537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