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防治法》解读.pptx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病防治法 职业病 防治 解读
- 资源描述:
-
1、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 PART 1 前 言(一)新旧职业病危害交织:职业中毒、尘肺病、噪声聋等职业病防控依旧面临较大压力,部分行业工作环境恶劣,防护措施不到位,导致劳动者长期暴露在高风险环境中。与此同时,随着社会发展与工作模式转变,不良作业方式、工作压力等相关的新型职业健康危害因素不断涌现。例如长时间伏案工作引发的肌肉骨骼疾患,以及因职场竞争压力导致的心理问题等,给职业健康工作带来新的挑战。(二)中小微企业问题突出:我国中小微企业数量庞大,在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但这类企业普遍存在职业健康管理基础薄弱的问题,部分企业对职业病危害认识不足,在防护设施投入、员工培训、健康检查等方面存在欠缺。
2、由于企业规模小、资金有限,难以像大型企业那样建立完善的职业健康管理体系,使得中小微企业员工面临更高的职业病风险。职业健康面临的挑战 职业健康形势职业健康形势 2023年全国共报告各类职业病新病例12087例,其中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8105例(职业性尘肺病8051例),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2228例,职业性传染病625例,职业性化学中毒367例,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77例,职业性皮肤病65例,职业性肿瘤67例,职业性眼病39例(含1例放射性白内障),职业性放射性疾病7例,其他职业病7例。全国报告职业性尘肺病病例数全国报告职业性尘肺病病例数从2014年的26873例下降至2023年的8
3、051例,减少超1.88万例,降幅更是高达70.04%。2001.10.272001.10.27 2011.12.312011.12.31 第九届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 通过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第二十四次会议 第一次修正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 第二次修正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 第四次修正 2016.7.22016.7.2 2018.12.292018.12.29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历程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 第三次修正 2017.11.42017.11.4 目录
4、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则则 第二章第二章 前期预防前期预防 第三章第三章 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 第四章第四章 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 第五章第五章 监督检查监督检查 第六章第六章 法律责任法律责任 第七章第七章 附附 则则 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则则 第一条 立法目的和依据 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防治职业病 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法适用于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职业病防治活动 职业病是指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
5、人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有毒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疾病。第二条 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 国务院 卫生行政部门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 制定、调整 并公布 2013年印发了职业病分类和目录 10大类132种 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 调整后的目录于调整后的目录于20252025年年8 8月月1 1日起实施。日起实施。目录由原10大类132种职业病调整为12大类135种职业病。一、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一)尘肺病 1.矽肺 2.
6、煤工尘肺 3.石墨尘肺 4.碳黑尘肺 5.石棉肺 6.滑石尘肺 7.水泥尘肺 8.云母尘肺 9.陶工尘肺 10.铝尘肺 11.电焊工尘肺 12.铸工尘肺 13.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尘肺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病(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1.过敏性肺炎 2.棉尘病 3.哮喘 4.金属及其化合物粉尘肺沉着病(锡、铁、锑、钡及其化合物等)5.刺激性化学物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6.硬金属肺病 二、职业性皮肤病 1.接触性皮炎 2.光接触性皮炎 3.电光性皮炎 4.黑变病 5.痤疮 6.溃疡 7.化学性皮肤灼伤 8.白斑 9.根据职业性皮肤病的诊断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皮肤病 三、职业性眼病 1.
7、化学性眼部灼伤 2.电光性眼炎 3.白内障(含三硝基甲苯白内障)四、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1.噪声聋 2.铬鼻病 3.牙酸蚀病 4.爆震聋 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 五、职业性化学中毒 1.铅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四乙基铅)2.汞及其化合物中毒3.锰及其化合物中毒 4.镉及其化合物中毒 5.铍病 6.铊及其化合物中毒 7.钡及其化合物中毒 8.钒及其化合物中毒 9.磷及其化合物中毒 10.砷及其化合物中毒 11.砷化氢中毒 12.氯气中毒 13.二氧化硫中毒 14.光气中毒 15.氨中毒 16.偏二甲基肼中毒 17.氮氧化合物中毒 18.一氧化碳中毒 19.二硫化碳中毒 20.硫化氢中毒 21.磷化
8、氢、磷化锌、磷化铝中毒 22.氟及其无机化合物中毒 23.氰及腈类化合物中毒 24.四乙基铅中毒 25.有机锡中毒 26.羰基镍中毒 27.苯中毒 28.甲苯中毒 29.二甲苯中毒 30.正己烷中毒 31.汽油中毒 32.一甲胺中毒 33.有机氟聚合物单体及其热裂解物中毒 34.二氯乙烷中毒 35.四氯化碳中毒 36.氯乙烯中毒 37.三氯乙烯中毒 38.氯丙烯中毒 39.氯丁二烯中毒 40.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不包括三硝基甲苯)中毒 41.三硝基甲苯中毒 42.甲醇中毒 43.酚中毒 44.五氯酚(钠)中毒 45.甲醛中毒 46.硫酸二甲酯中毒 47.丙烯酰胺中毒 48.二甲基甲酰胺中毒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