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0

类型第一资源2025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报告.pdf

  • 上传人:财***
  • 文档编号:182684
  • 上传时间:2025-06-21
  • 格式:PDF
  • 页数:20
  • 大小:977.67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第一 资源 2025 人力资源 服务行业 报告
    资源描述:

    1、2025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报告第一资源第一资源20252025 年年 4 4 月月 1818 日日人力资源服务业是国家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力量,对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优化人才流动配置、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一头连着就业者,一头连着用人单位,具有匹配供需、专业服务的特点,在国家战略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作为国家鼓励的朝阳行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未来前景可期。近年来,各地不断出台关于促进新时期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服务业”也作为鼓励类目录出现在2024 年国家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上,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利好政策不断出现。近年

    2、来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环境也发生了变化,行业竞争与整合势在必行。灵活用工业态异军突起,人社部发布了关于加强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的通知,多渠道支持灵活就业。上海发布上海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 年),全方位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高品质开放,聚焦专业化、数字化、国际化、品牌化、标准化专业化、数字化、国际化、品牌化、标准化“五化发展”。一、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现状一、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现状人力资源服务业是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组成部分,是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力量。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工作。党的二十大提出,构建

    3、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制造业深度融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就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进行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完善供需对接机制,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有关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专业化服务。国家高度重视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在已经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文件当中,都将人力资源服务业作为鼓励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早在 2007 年,我国就提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将人力资源视作第一资源,认为其是促进社会发展、增强

    4、国家竞争力,实现强国的重要因素。二十大以来,人力资源服务业进入了黄金高速发展期,2021 年 11 月 8 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印发关于推进新时代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通过实行财政支持、落实税收优惠、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大政府购买人力资源服务力度,夯实发展基础、加强人才保障等多方面,加快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服务业”也作为鼓励类目录出现在 2024 年国家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上。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必须坚持人才强国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5、。人力资源服务业是实现国家战略的重要力量。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决策部署,积极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2022 年 12 月 5 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决定实施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 年)。扩大市场化就业和人才服务供给,开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稳就业促就业和市场化引才聚才行动,搭建制造业等重点领域人力资源服务供需对接平台,实施西部和东北地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援助计划。优化产业园功能布局,“十四五”末建成 30 家左右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和一批地方特色产业园,聚焦重点领域高水平建设国家级人才市场。推进人力资源

    6、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支持人力资源服务领域平台经济健康发展,鼓励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转化研发成果。提升人力资源服务业开放发展水平,开展“一带一路”人力资源服务行动,高质量建设人力资源服务出口基地。实施人力资源服务业万名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完善统计监测制度,健全信用和标准体系,夯实行业发展基础。人社部出台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管理规定,自 2023 年 8 月 1日起施行。这是首部系统规范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及相关活动的专门规章,适用于在我国境内从事人力资源服务活动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行政许可和备案方面,明确了相关条件、程序、材料、时限等规定,进一步简化材料和优化流程,提升政务服务便民化水平。在服务规范方面,

    7、针对招聘信息审查、个人信息保护、明示服务信息、开展公平竞争等人力资源服务活动,统一规定了服务原则、事项、标准。在监督管理方面,明确了年度报告、日常检查、诚信建设、社会监督等规定,尤其对创新监管方式、确定管辖权、撤销注销许可、加强部门协同等方面作出规定,构建了较为完备的综合管理制度体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职称评价办法(试行),自 2024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办法共 7 章 24 条,首次确立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职称评价的基本制度规则。办法的出台,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办法明确,对企业、社会组织、

    8、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中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人员,事业单位中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服务的专业技术岗位人员,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开展职称评价工作,适用该办法。在国际局势复杂动荡、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大背景下,2025 年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向好势头,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动力和确定性。随着国产大模型 DeepSeek 横空出世,引发了人工智能赋能人力资源行业的讨论,同时企业出海、人才招聘升级,都成为 2025 人力资源服务业重塑的重要维度。近 10 年来,伴随着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进入了高速发展过程中,其中民营企业发展迅猛。目前,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已基本形

    9、成民营、国有、外资、混合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其中民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数量上约占我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80%以上,已成为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的主体。据人社部统计,截至据人社部统计,截至 2022024 4年底年底,全国共有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全国共有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7.417.41 万家万家,全年为全年为 3.463.46 亿人亿人次劳动者提供就业次劳动者提供就业、择业和流动服务择业和流动服务,同比增长同比增长 4.6%4.6%,为为 56775677 万家万家次用人单位提供招聘用工和人力资源管理开发服务次用人单位提供招聘用工和人力资源管理开发服务,其中约 40%是制造企业,有力促进了人力

    10、资源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数字经济等领域催生大量人力资源服务需求,行业发展新动能日益显现。人力资源服务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重要门类、现代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不断巩固并持续提升。稳就业促发展作用日益增强。与此同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广泛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远程面试、网络培训、灵活用工等服务层出不穷。人力资源服务数字化产品受到经营主体广泛认可,全行业逐步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在智能化和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作为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分支,中国的人力资源服务业迅猛发展。同时,国家颁发的一系列对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利好政策也推动了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但与发达国家人力资源行业的发展水平相比,中国人力

    11、资源行业专业化程度依然不高、产品同质化严重、高附加值业务少、从业人员水平良莠不齐,与国外差距还比较大,还存在巨大发展空间。目前,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已经初具规模,进入到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2020 年 1 月 3 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经商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对人才市场管理规定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管理暂行规定 中外合资中外合作职业介绍机构设立管理暂行规定三件部门规章进行了专项修订,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取消了人力资源服务业外资准入限制。新修订的三件规章将为外商投资人力资源服务业营造更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为人力资源服务领域进一步扩大开放提供法治保障。2020

    12、 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拓宽灵活就业发展渠道,加大对灵活就业保障支持”,人力资源服务业以促进就业为根本,灵活用工重要性持续凸显。例如,北京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联合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印发 关于推进新时代首都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在 7 个方面提出 17 项具体举措。提出:创新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信息技术,以数字化、信息化引领产业发展。不断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转型升级,强化上市培育辅导,推动“专精特新”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在北交所挂牌上市。其中,符合条件的企业可获得不超过 300 万元的市级上市资金补贴。支持银

    13、行机构充分发挥与本机构子公司的协同作用,为科创类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提供“贷款+外部直投”等创新金融服务。2024 年 12 月 11 日,人社部、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联合印发 关于加强人力资源服务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这是我国首个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专门文件。意见提出八方面措施,将为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标志着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与工业制造业融合发展进入新阶段。当前,工业发展呈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人力资源服务业同先进工业融合发展效能不断显现,人力资源在工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需要更多针对性、精准性、专业性强且高效优质的人力资源服务。从 2010

    14、年起,人社部和相关省市陆续建成上海、重庆、中原、上海、重庆、中原、苏州、杭州、海峡、成都、烟台、长春、南昌、西安、北京、天津苏州、杭州、海峡、成都、烟台、长春、南昌、西安、北京、天津、广州广州、深圳深圳、长沙长沙、合肥合肥、武汉武汉、宁波宁波、济南济南、沈阳沈阳、石家庄石家庄、海南海南、贵阳、青岛、柳州贵阳、青岛、柳州共 26 家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据第一资源不完全统计,已建、在建和筹建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已经超过400 家,目前全国各地的人力资源产业园建设和相关活动还在如火如荼进行中。建设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是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积极探索,其在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就业

    15、、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二、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的竞争态势二、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的竞争态势0101 东部区域优势明显东部区域优势明显东部沿海是中国现代人力资源服务业最早出现的地区,其产业发展水平领先全国;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足,产业结构落后,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发展相对滞后;中西部地区应发挥“后发优势”,积极向东部地区学习,同时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引进优势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中西部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0202“三集团三集团”竞争格局竞争格局上海上海、北京北京、浙江浙江的人力资源服务业比较发达,在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版图中占据第一集团的位置。截至 2023 年末,

    16、上海市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共有 4000 余家,从业人员人数近 10 万人,全年营业收入超 5300 亿元。截至 2023 年底,浙江省共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10105家,从业人员 10.1 万人,全年营业收入 4519 亿元,帮助实现就业和流动 2068.39 万人次。截至 2023 年 10 月底,北京市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数量已达 4363 家,营收总值 3800 多亿元。江苏江苏、广东广东都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基础雄厚,共同组成第二集团。江苏 2023 年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5795 家,其中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135 家,社会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5660 家,年营业额近 2100 亿元,人力资源服务业专职从业人员 7.5 万人,为 121.6万家次用人单位、1910.4 万人次劳动者提供各类人力资源服务。广东全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已达 6220 家,从业人员 15.8 万人,营收约3000 亿元,“十三五”以来年均增长率达 13.7%,位居全国前列。但与北京、上海等地相比,江苏、广东的人力资源企业普遍存在企业规模小,传统服务多、新兴业态少,国际竞争力偏弱等问题。剩余的省份构成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搜弘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第一资源2025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报告.pdf
    链接地址:https://wenku.chochina.com/doc/18268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2022 搜弘文库版权所有

    粤ICP备11064537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