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招】中国高校新工科发展报告(2024)-高绩数据.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校招 中国高校 工科 发展 报告 2024 数据
- 资源描述:
-
1、 中国高校新工科发展报告(2024)内容摘要新工科建设作为中国高等教育主动应对全球竞争、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关键举措,既是教育系统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践回应,也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塑造未来竞争优势的基础性工程。本报告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国家战略、地方实践、院校探索三个维度解析政策体系;第二部分聚焦三大新型学院平台的创新组织形式;第三部分探讨学科交叉融合的实施路径与专业布局;第四部分呈现示范高校经典案例,为高校管理人员提供参考。中国高校新工科发展报告(2024)前言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技术、新能源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
2、重构全球创新版图。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下,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加速推进,传统产业边界不断消融,新兴产业生态快速崛起。在这一背景下,工程教育与产业发展的适配性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工科建设作为中国高等教育主动应对全球竞争、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关键举措,既是教育系统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践回应,也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塑造未来竞争优势的基础性工程。从政策演进脉络来看,新工科建设已形成中央统筹、地方协同、院校主体的三级推进体系。中央政府通过顶层设计,明确了新工科建设原则。地方政府结合区域产业发展特色,出台专项支持政策,各高校则通过具体实施方案,在学科重组、课程重构、评价改革等方面开展差异
3、化探索。卓越工程师学院、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等新型办学实体成为改革试验田。这些平台通过打破传统院系组织边界,实现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其探索经验正在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制度性成果。学科专业布局的优化调整,则集中体现了新工科建设的范式转变特征。在具体实践中,既存在“传统工科+基础科学”的赋能式改造路径,也涌现出工程技术内部交叉的创新模式。这种多维度的学科重构,不仅拓展了工程教育的外延,更重要的是建立了适应技术迭代的知识生产与传播机制。本报告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国家战略、地方实践、院校探索三个维度解析政策体系;第二部分聚焦三大新型学院平台的创新组织形式;第三部分探讨学科
4、交叉融合的实施路径与专业布局;第四部分呈现示范高校经典案例,为高校管理人员提供参考。目录第一章 新工科建设的背景和政策.1第一节 中央统筹规划.1第二节 地方扎实布局.3第三节 高校贯彻落实.5第二章 新工科人才培养平台.6第一节 迈向一流:卓越工程师学院.6第二节 产教融合:现代产业学院.17第三节 前瞻布局:未来技术学院.21第三章 新工科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26第一节 突破壁垒:新工科建设中的学科交叉.26第二节 加快革新:新工科建设中的专业布局.50第四章 模式标杆与经典案例.55第一节 天津大学:创新引领改革先锋.55第二节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聚焦专长空天报国.57查数据,上高绩1
5、中国高校新工科发展报告(2024)第一章 新工科建设的背景和政策2021 年 4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加快培养紧缺人才。”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背景下,“四新”建设是高等教育应对未来挑战的战略先手棋,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中国方案”。“四新”建设的核心是由学科融合带动现代科技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形态变迁。这是高等教育主动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行动,通过融合创新助推产业升级或实现迭代跨越,形成我国新经济发展的技术先导。工科是我国高等教育中规模最大的学科。四新建设中,新工科的
6、建设任务尤为艰巨。第第一一节节 中中央央统统筹筹规规划划“四新”建设直面的是专业建设,本质是解决人才培养,目的是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强、实践能力强、跨学科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四大领域相继对标国家发展并明确各自的建设方向。其中新工科直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是提升国家硬实力的重要支撑。表 1-1“四新”建设的四大领域“四新”对标国家“四力”“四新”建设方向新工科提升国家硬实力对应新兴产业,布局针对新兴产业的专业,如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机器人、云计算等,也包括传统工科专业的升级改造。新医科提升全民健康力对应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要求,实现传统学科和专
7、业与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等技术的融合。新农科提升生态成长力对应以现代科学技术改造提升现有的涉农专业,布局适应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需要的新型的涉农专业,主要涉及计算机科学、工程学、信息科学等内容。习近平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 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方向 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新华网网站,http:/ 新医科 新农科 新文科 指向科技经济前沿 瞄向未来发展需求,光明网网站,https:/ 1-1“四新”建设的四大领域(续表)“四新”对标国家“四力”“四新”建设方向新文科提升文化软实力对应相对于传统文科进行学科重组、文理交叉,即把新技术融入哲学、文学、语言等课程中。资料来
8、源:1.邬大光.“四新”的起点J.高等理科教育,2022,(03):3.2.马陆亭.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从教育理念到范式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22,(12):9-11.从“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新工科建设“三部曲”到两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新工科建设正在从轰轰烈烈走向扎扎实实,在高等教育战线形成了百花齐放、日新又新的新格局。表 1-2全国范围“新工科“建设政策意见时间主要内容2017 年 2 月“复旦共识”:教育部在复旦大学召开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会上指出,我国高校要加快建设和发展新工科,一方面主动设置和发展一批新兴工科专业,另一方面推动现有工科专业的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