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类型电镀行业劳动者职业健康培训稿范文.docx

  • 上传人:w****i
  • 文档编号:180460
  • 上传时间:2025-05-17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0.43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电镀 行业 劳动者 职业 健康 培训 范文
    资源描述:

    1、电镀企业在参考使用此讲稿时,应经由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专业人员,结合本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情况及国家相关标准规范,进行必要的修改和把关,以确保讲稿内容切合企业实际情况,并得以正确使用。第一章所从事岗位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和防范措施一、镀前处理工段1.表面修整在磨光、抛光等表面修整操作,会产生粉尘(金属氧化物、塑料粉尘等)、噪声、手传振动。这些粉尘吸入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如尘肺病;长期暴露在高噪声下,会损害听力,引发噪声性耳聋;手传振动可能引起手臂振动病,表现为手指麻木、疼痛。防范措施:优先选用低噪声、低振动的设备,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降低噪声和振动的产生。为劳动者配备防尘口罩、护

    2、听器、防振动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对产生粉尘的设备,安装有效的局部排风罩,及时排出粉尘。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减少劳动者连续暴露的时间。案例分析:某电镀厂,磨光工序工人未佩戴防护用品,工作环境粉尘浓度过高,通风不良,导致多名工人出现咳嗽、气短症状,经诊断为尘肺病。这警示我们,必须严格落实防护措施,确保工作环境符合卫生标准。2.脱脂/除油使用化学除油剂和有机溶剂,化学除油剂(氢氧化钠等)具有腐蚀性,接触皮肤或吸入蒸气,会引起化学灼伤;有机溶剂(苯、甲苯等)有毒,吸入或接触会导致中毒,损害肝脏、神经系统。防范措施:使用低毒、低挥发性的脱脂剂,减少有毒化学物质的使用。操作区域设置密闭的排风系统,及时排出有

    3、害气体。劳动者佩戴防毒面具、耐酸碱手套、防护眼镜等防护用品。加强对化学试剂的管理,妥善存放,避免泄漏和误用。3.粗化和酸洗/浸蚀粗化使用铬酸酐、硫酸等,酸洗/浸蚀使用硫酸、盐酸等强酸,这些物质具有强腐蚀性,操作不当会引起皮肤灼伤、呼吸道刺激。防范措施:采用密闭的反应釜或酸洗槽,减少酸雾的产生和逸散。设置局部排风装置,有效收集和处理酸雾。操作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佩戴防护用品,如防酸碱手套、护目镜等。对酸洗废液进行妥善处理,防止环境污染。二、电镀工段1.镀层金属化合物和酸碱危害电镀过程中,使用的金属盐会产生金属化合物,如镍、铬等,这些物质可能引起过敏性皮炎、呼吸道过敏等问题。同时,大量使用的

    4、酸(硫酸、盐酸等)和碱(氢氧化钠等),具有腐蚀性,接触皮肤或吸入蒸气,会导致化学灼伤和中毒。防范措施:优化电镀工艺,采用低毒、低危害的金属盐和化学试剂。电镀槽设置有效的局部排风罩,确保有害气体不外溢。为劳动者配备齐全的防护用品,如防酸碱工作服、防护手套、面罩等。加强对电镀液的管理,严格控制其成分和浓度,防止泄漏和误用。2.添加剂和氰化物的危害添加剂(如甲醛、硫化物等)在电镀中起到辅助作用,但很多添加剂具有毒性,如甲醛会刺激呼吸道,长期接触可能致癌。部分电镀工艺使用氰化物,氰化物毒性极强,接触或吸入少量即可致命。防范措施:选择低毒、环保的添加剂,减少有毒物质的使用。含有氰化物的电镀工艺必须在独立

    5、、密闭的车间进行,与其他工序隔离。严格控制氰化物的使用和储存,实行双人管理制度,确保其安全使用和存放。劳动者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佩戴防护用品,如防毒面具、橡胶手套等。三、镀后处理工段1.钝化和抛光钝化使用强氧化剂(如硝酸、重铬酸钾等),这些化学物质具有强氧化性和腐蚀性,可能引起皮肤灼伤、呼吸道刺激。抛光会产生金属氧化物粉尘,吸入后会对呼吸系统造成损害。防范措施:钝化过程采用密闭设备,设置有效的排风系统,减少有害气体的逸散。抛光设备安装粉尘收集装置,及时清理产生的粉尘。劳动者佩戴防护口罩、防护眼镜等防护用品,防止粉尘和有害气体的吸入。2.烘干高温环境是烘干工序的主要危害,劳动

    6、者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下,容易中暑,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防范措施:烘干设备设置良好的通风系统,降低车间温度。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作业。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防暑降温用品,如清凉饮料、防暑药品等。对高温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防止温度过高。第二章劳动者应该掌握的职业病防护设施与职业病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一、职业病防护设施1.通风系统全面通风系统用于改善车间整体的空气质量,降低有害物质的浓度。局部排风罩则针对特定的产尘、产毒岗位,及时排出有害气体和粉尘。使用方法:在工作开始前,先启动通风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根据车间内的气流组织和通风要求,合理调整

    7、通风设备的运行参数,如风量、风速等。在夏季高温季节,应适当增加通风量和换气次数,以降低车间内的温度和湿度。维护与检查:定期检查通风设备的运行状况,包括风机、风管、风口等部件,确保无损坏、无漏风现象。每月至少对通风系统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每年对通风系统进行全面检测和维护,对风机、风管等部件进行清洗和保养,确保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案例分析:某电镀车间,由于通风系统故障,未能及时排出有害气体,导致车间内有害物质浓度过高,多名工人出现中毒症状。经过检查,发现通风设备的风机损坏,风管连接处有漏风现象。经过及时维修和更换损坏部件,通风系统恢复正常,工作环境得到改善。2.局部排风装置针对放散粉尘、化学毒物的装

    8、置及工序,设置的局部排风装置,能有效控制有害物质的扩散。使用方法:在产生粉尘、有害气体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岗位,应确保局部排风装置正常运行,根据作业过程中的产生量和扩散情况,合理调整排风量和控制风速。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排风效果,如发现排风不畅或有害物质外溢现象,应及时调整排风参数或采取其他措施。维护与检查:定期检查局部排风装置的运行状况,包括排风罩、管道、风机等部件,确保无损坏、无堵塞现象。每周至少对局部排风装置进行一次检查,每季度对局部排风装置进行全面检测和维护,对排风罩、管道等部件进行清洗和保养,确保排风装置的正常运行。案例分析:某电镀厂,酸洗岗位的局部排风装置出现故障,导致酸

    9、雾外溢,车间内充满酸性气味,工人出现呼吸道不适症状。经检查,发现排风罩损坏,风机运转不正常。经过及时修复和更换损坏部件,局部排风装置恢复正常,车间内的酸雾得到有效控制。二、职业病防护用品1.防尘口罩防尘口罩用于防护粉尘,如镀前处理工段产生的金属氧化物粉尘、镀后处理工段产生的抛光粉尘等。使用方法:佩戴防尘口罩时,应先将口罩展开,确保口罩与脸部贴合良好。将口罩的系带或耳挂固定在头部或耳朵上,调整口罩的位置,使其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在佩戴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口罩的密闭性,如发现口罩松动或漏气,应及时调整或更换。维护与检查:每次使用后,应将防尘口罩清洗干净,晾干备用。定期检查防尘口罩的滤棉是否堵塞或损坏

    10、,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更换滤棉。防尘口罩的使用寿命一般为3 - 6个月,具体时间根据使用环境和频率确定,超过使用寿命的口罩应及时更换。案例分析:某电镀车间,工人在抛光工序中未正确佩戴防尘口罩,导致吸入大量金属氧化物粉尘,出现咳嗽、气短等症状。经过对防尘口罩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部分工人未按要求佩戴,口罩的密闭性不佳。经过加强培训和管理,工人正确佩戴防尘口罩,症状得到缓解。2.防毒面具防毒面具用于防护有毒气体,如电镀过程中产生的酸雾、碱雾、氰化氢等。使用方法:佩戴防毒面具时,应先检查面具的完整性,包括面具的面罩、滤毒罐、连接管等部件。将面具的系带或耳挂固定在头部或耳朵上,调整面具的位置,使其与脸

    11、部紧密贴合。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面具的密封性,如发现面具松动或漏气,应及时调整或更换。维护与检查:每次使用后,应将防毒面具清洗干净,晾干备用。定期检查防毒面具的滤毒罐是否失效,如发现滤毒罐重量增加或变色,应及时更换滤毒罐。防毒面具的使用寿命一般为2 - 3年,具体时间根据使用环境和频率确定,具体公司将另行通知,超过使用寿命的面具应及时更换。案例分析:某电镀厂,工人在酸洗岗位工作时,因防毒面具佩戴不正确,导致酸雾吸入,出现呼吸道刺激症状。经检查,发现工人未将面具的系带固定牢固,面具与脸部贴合不紧密。经过重新培训和指导,工人正确佩戴防毒面具,症状得到缓解。三、其他防护用品第三章劳动者应该掌握的

    12、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处置知识和技能一、化学品泄漏事故应急处置1.现场处置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立即停止作业,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至安全地带,并设置警戒线,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迅速采取措施控制泄漏源,如关闭阀门、堵漏等。对于泄漏的化学品,应根据其性质和状态,采用相应的收集和处理方法。2.个人防护参与泄漏事故应急处置的人员必须佩戴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毒面具、防化学品手套、防护服等,防止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受到伤害。3.报告与救援现场人员在采取初步应急措施的同时,应立即向单位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报告事故情况,包括事故发生的地点、时间、泄漏物质种类、泄漏量、人员伤亡情况等。应急救援领导小

    13、组接到报告后,应迅速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应急救援队伍进行救援,并根据事故严重程度,及时向当地应急管理部门和环保部门报告。二、中毒事故应急处置1.现场处置发现中毒人员后,现场人员应立即将中毒者脱离中毒现场,转移至空气新鲜处,松开衣领和腰带,保持呼吸畅通。对于呼吸困难的中毒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给予氧气吸入。对于皮肤或眼睛受到污染的中毒者,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污染部位。2.个人防护参与中毒事故应急处置的人员必须佩戴防毒面具、防护服、防护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防止在救援过程中受到中毒。3.报告与救援现场人员在采取初步应急措施的同时,应立即向单位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报告事故情况,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

    14、点、中毒人员数量、中毒症状等。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应迅速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医疗急救队伍对中毒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并根据事故严重程度,及时向当地卫生健康部门和应急管理部门报告。同时,应迅速将中毒人员送往附近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三、应急救援设施的使用1.冲淋、洗眼设施这些设施用于在化学灼伤等紧急情况下,对身体或眼睛进行冲洗。劳动者应掌握其位置和使用方法,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使用。使用方法:事故发生后,迅速靠近冲淋、洗眼设施,打开水阀,用大量清水对受伤部位进行冲洗。冲洗时间应不少于15分钟,以确保彻底清除化学物质。2.急救箱急救箱内配备有各种急救药品和器械,如创可贴、绷带、止血带、急救

    15、药品等。劳动者应了解急救箱内物品的用途和使用方法,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进行自救和互救。使用方法:根据受伤情况,选择相应的药品和器械进行处理。如伤口出血,可使用止血带、绷带等进行止血;如伤口较小,可使用创可贴进行包扎。第四章职业病防护用品佩戴实操一、防尘口罩佩戴实操1.准备工作选择合适的防尘口罩,检查口罩的完整性。2.佩戴步骤展开口罩,将口罩的系带或耳挂固定在头部或耳朵上,调整口罩的位置,使其与脸部贴合良好。3.检查密闭性双手轻轻按住口罩,进行深呼吸,感觉口罩是否有漏气现象。如果感觉口罩漏气,应重新调整口罩的位置或更换口罩,直到口罩与脸部密闭良好。二、防毒面具佩戴实操1.准备工作选择合适的防毒面具,检查面具的完整性。2.佩戴步骤安装滤毒罐,将面具的系带或耳挂固定在头部或耳朵上,调整面具的位置,使其与脸部紧密贴合。3.检查密闭性双手轻轻按住面具的面罩,进行深呼吸,感觉面具是否有漏气现象。如果感觉面具漏气,应重新调整面具的位置或更换面具,直到面具与脸部密闭良好。三、防化学品手套佩戴实操1.准备工作选择合适的防化学品手套,检查手套的完整性。2.佩戴步骤展开手套,将手套戴在手上,调整手套的位置,使其与手部贴合良好。手套应覆盖手腕部位,防止化学品从手腕处进入。3.检查手套的密闭性在佩戴手套后,进行简单的手部活动,感觉手套是否有漏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搜弘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电镀行业劳动者职业健康培训稿范文.docx
    链接地址:https://wenku.chochina.com/doc/18046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2022 搜弘文库版权所有

    粤ICP备11064537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