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产品中试管理——从样品到量产(2025).docx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2 产品 试管 样品 量产 2025
- 资源描述:
-
1、研发管理系列课程产品中试管理-从样品到量产讲 师:Charles时 间: 7月24-25北京 7月28-29上海 7月21-22深圳12月22-23上海 12月25-26深圳参训对象:公司总经理、研发总经理/副总、公司总工/技术总监、研发项目经理/产品经理、PMO负责人、质量部经理、研发骨干等学习费用:单独报名3980元/人,优惠活动6600元2人,不再折扣。(含教材、茶点、证书,含午餐)培训收益:1. 了解业界公司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产品中试管理模式与实践2. 掌握面向制造系统的产品设计(DFM)的方法与实施过程3. 掌握面向生产测试的产品设计(DFT)的方法与实施过程4. 掌握面向制造系统的新
2、产品验证的过程与方法5. 掌握在满足质量标准的前提下缩短产品试制周期的方法和技巧6. 了解如何建立从样品到量产的管理机制课程介绍本课程将基于多年的实践、长期的研发咨询积累,总结出一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可操作的方法,配以大量实际案例,以指导研发/试产/制造部门主管如何高效的实现产品从样品走向量产。解决产品从样品到量产过程中如下重要问题:1. 新品没有经过中试或中试的时间很短,制造部门戏称研发的新品是“三无”产品,没有生产文件、没有工装、生产现场出了问题没人管;2. 转产没有标准,研发想快点转产,生产对有问题的产品又不愿接收,希望研发把问题都解决了才转过来,而市场又催得急,经常被迫接收,长此以往,
3、导致研发与生产的矛盾激化;3. 有些企业开始成立中试部门,希望在中试阶段把产品质量问题解决掉,但中试的定位与运作也很困惑,发生质量与进度的冲突时,如何取舍与平衡,以前研发与制造的矛盾转化为研发与中试、中试与生产的矛盾,中试成了矛盾集散中心;4. 市场的压力并不因中试的产生而减少,中试需要从哪些方面努力才能满足产品的质量、进度的要求?中试的业务是面向研发还是面向制造,还是兼而有之?5. 量产后才发现产品可制造性差、成品率低、经常返工,影响发货;6. 产品到了生产后还发生大量的设计变更;7. 产品到了客户手中还冒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以致要研发人员到处去“救火”课程大纲第四部分:面向制造系统的产品设计(
4、DFM)1.如何在产品设计与开发过程中进行可制造性设计1.1从制造的角度来看产品设计1.2工艺人员介入产品开发过程的切入点1.3工艺管理的三个阶段1.4工艺设计1.5工艺调制与验证1.6工艺管制2.实战演练与问题讨论,分析学员企业的工艺管理工作做到什么程度?存在哪些差距?3.工艺管理平台建设3.1谁负责工艺平台的建设?3.2工艺委员会的产生:责任与运作模式3.3如何进行工艺规划?3.4基础工艺研究与应用3.5支撑工艺管理平台的四大规范:3.6工艺管理部门如何推动DFM业务的开展?3.7工艺体系的组织构成、发展与演变3.8工艺人员的培养与技能提升4.实战演练与问题讨论,分析学员企业的工艺平台建设
5、工作做到什么程度?存在哪些差距?如何改进第五部分:面向生产测试的产品设计(DFT)1.基于产品生命周期全流程的测试策略1.1研发测试(Alpha)1.2试验局测试(Beta)1.3生产测试2.研发测试(Alpha)与BETA测试2.1测试人员介入产品开发过程的时机2.2可测试性需求需要考虑的内容2.3单元测试、模块测试、系统集成测试、专业化测试、BETA测试的重点分析2.4产品开发过程中测试业务流程分析2.5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如何开展测试的相关工作3.面向生产测试业务的产品设计与开发3.1生产测试业务流程分析3.2典型的部品测试、整机测试方法介绍3.3开发专门的生产测试工装的条件分析3.4生
6、产测试工装的开发管理第一部分:案例研讨第二部分:从样品到量产概述1.企业在追求什么:技术?样品?产品?商品2.研发与制造的矛盾2.1制造系统如何面对研发的三无产品?2.2研发如何面对制造系统越来越高的门槛?3.研发与制造矛盾的激化:中试的产生成为必然4.中试的定位与发展:4.1研发(RD)、中试(D&P)、生产(P)的关系4.2中试的使命是什么?4.3中试如何定位?4.4中试的发展问题:5.中试的业务范围5.1中试业务:新产品导入(NPI)5.2承上:如何面向产品的研发?5.3启下:如何面向产品的制造?5.4桥梁:中试作为连接研发与制造的桥梁,独木桥还是阳关道?6.实战演练与问题讨论6.1根据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