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9

类型02科研开发体系战略报告.doc

  • 上传人:S****
  • 文档编号:150020
  • 上传时间:2024-09-10
  • 格式:DOC
  • 页数:89
  • 大小:1.14M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02 科研 开发 体系 战略 报告
    资源描述:

    1、机械科学研究院(集团)战略规划报告第二部分集团科研开发体系战略定位分析报告2004年8月 目 录第一章科研开发体系十大战略结论要点11.1主要结论11.2战略规划框架2第二章科研开发体系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32.1.科研开发体系现状32.2.科研开发体系存在问题4第三章科研开发资金来源分析133.1.科研开发体系资金来源现状133.2.科研开发体系资金来源趋势分析国家投入133.3.科研开发体系资金来源趋势分析自身投入22第四章科研开发体系战略目标与定位264.1.科研开发体系战略目标264.2.科研开发体系战略定位26第五章科研开发体系运作模式设计315.1.宏观运作模式325.1.1.国内/

    2、外企业科研开发体系(含中央研究院)运作模式研究325.1.2.机械院/集团科研开发体系最终运作模式设计325.1.3.机械院/集团科研体系运作模式建立与实施步骤405.1.4.机械院/集团科研体系宏观运作模式小结465.2.微观运作模式465.2.1.解析课题承包制465.2.2.引入项目运作制505.2.3.机械院/集团科研体系微观运作模式小结51第六章科研开发人员考核激励模式设计526.1.对科研开发人员的考核536.2.对科研开发人员的激励53附件一 国内/外企业科研开发体系比较研究55附1.1.国内企业科研开发体系(含中央研究院)比较研究55附1.1.1.企业中央研究院概述55附1.1

    3、.2.中央研究院主导模式普天集团科研体系运作模式1附1.1.3.二级研发体系联想集团科研体系运作模式4附1.1.4.三级研发体系上广电集团科研体系运作模式5附1.1.5.四级研发体系海尔集团科研体系运作模式8附1.1.6.战略主导模式TCL集团科研体系运作模式12附1.2.其他国家或地区研究机构运作模式研究15附1.2.1.贝尔实验室15附1.2.2.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20- ii - 机械院集团战略规划之四:集团科研开发体系战略报告第一章 科研开发体系十大战略结论要点1.1 主要结论通过对机械院/集团的内部分析,我们得出:1) 总体而言,没有能及时地对自身的科研体系进行清晰的定位是机械院/集

    4、团科研体系众多问题的症结。在对机械院/集团未来科研开发体系资金来源的分析上,我们得出:2) 中短期内,国家对机械院/集团的科研投入仍将保持一定的增长,但中长期后国家对机械院/集团的投入将逐渐萎缩;3) 而随着未来机械院/集团自身产业的发展,机械院/集团自身科技基金的投入将会逐渐增大。 通过上面的内外部分析,我们提出未来机械院/集团科研开发体系的战略目标和定位:4) 未来科研体系的总体目标: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领跑者;5) 将当前、中短期、中长期目标分别设置为:“准确定位”,“逐步过渡完善体系”和“产研结合协调发展”;6) 建立清晰的、相对独立的科研开发体系,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行业服务

    5、体系及自身产业发展体系服务;7) 在科研体系的深度上,应以应用研究为主,涉猎少量应用基础研究和长期性产品开发研究。并设计了相关的战略措施,以保证上述目标和定位的实现:8) 分三步在京内建立分公司形式,隶属于机械院的三级研发体系,并在适当的时候建立集团中央研究院;9) 以中央研究院为试点,在集团内部科研开发体系中逐渐引入项目制的科研开发微观运作模式;10) 加强对技术人员的考核和激励,构筑科研开发金字塔体系的坚实底部。1.2 战略规划框架科研开发体系战略需要回答的三个问题:我们的客户是谁?科研为谁服务;我们为客户提供什么服务?科研深度的选择;如何提供?科研体系发展的战略措施。在此,我们将本文通过

    6、分析得出的机械院未来5年研发战略框架表述如下图1-1所示。图1-1:机械院科研开发未来5年战略规划框架第二章 科研开发体系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2.1. 科研开发体系现状技术/研究人员比例高是我们区别于一般企业,甚至是国内一些高科技企业的重要特征,也是我们多年来的优势所在。从下图2-1所示,从技术人员在企业员工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上看,机械院/集团各二级单位均有着较高的比例45%左右,这一比例甚至高于国内典型的高科技企业华为。图2-1:机械院各二级单位技术研究人员比例示意图数据来源:各二级单位送报的资料从此次访谈的结果我们也可以看到,多数二级所均具有较高的行业地位,这是过去国家科技投入向科研院所倾斜

    7、的结果,同时也是各二级所多年来研发实力积累的体现,如图2-2所示。图2-2:机械院各二级单位行业地位评价数据来源:机械院访谈2.2. 科研开发体系存在问题1. 定位模糊改制后,原有的研发体系又加上了发展自身产业的担子,承担起同时为国家、行业和产业服务的三重角色,“三重”身份一方面是对院研发实力的再度肯定,而另一方面,却导致了对研究开发体系的定位出现模糊。我们的科研开发人员是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国家队,又是行业发展的排头兵,同时在科技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又拉起了产业报国的大旗,投入到自身产业的建设和发展中。正是这种同时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行业服务体系和产业发展体系中承担着的不同角色,使得各二级单位的部

    8、分科研人员(尤其是一些工作多年的科研人员)出现了困惑:我们究竟是“白领”还是“蓝领”?过去我们为国家服务,在实验室里面做实验还可以享受国家的津贴,不必为自身的生存发愁。而现在发展产业,我们却不得不去搞生产、跑市场,甚至下车间。国家、行业、产业,究竟谁该是我们的服务对象?而全力地投入产业,对于科研人员来说是一种进步,还是一种倒退?在这种多重身份地影响下,科研人员出现了认识上的模糊,所与所之间对于科研的认识出现了差异,机械院/集团总部与各所对于科研的认识亦无法达成一致。这样导致的直接结果一方面是不能按照不同服务对象的差异来进行不同的区别,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效率;而另一方面,技术人员身份的缺失就进一

    9、步引发了人员流失。图2-3:机械院科研体系的三重角色造成定位模糊而在针对国家、行业、产业的服务中,其各自在服务对象、服务形式及服务重心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如表2-1所示。表2-1:机械院科研体系服务对象及差异分类服务对象差异国家服务对象是国家或政府,通常以基金课题的形式资助,多是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偏向基础性、前沿性和综合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资源集中配给到全国的三大区域,研究成果见效慢行业服务对象是所处行业内的企业,包括大中小企业,通常以委托开发的形式合作,多是解决一些企业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同时包含一些行业基础共性的研究与开发产业服务对象是自身的产业,通常是包含在为客户提供的整体解决

    10、方案中的一部分,多是根据具体的客户需求进行个性化技术研究,要求研发与市场情况紧密结合的同时兼顾产业未来的长远发展2. 研发方向发散由于没有明确的研发体系定位加以指导,加上二级所为保留学科完整性,导致多数所不愿也不能对已有研究方向进行取舍,技术研究方向多且零散,如图2-4所示。在过去研究所的运作模式下,科研的经费由国家划拨,因此各所学科领域越多越齐备,就可能从国家那里申请到越多的经费支持。而在该企及即将启动的改制过程中,科研究竟应该走大而全的道路还是专而精的道路,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图2-4:机械院各二级单位技术专业化与多元化程度对比图数据来源:机械院访谈3. 科研开发中缺少主动意

    11、识从下图2-5关于此次访谈的统计中我们不难发现,各所的科研开发课题多是由我们的客户和国家提出。主动地根据未来市场需求进行研发的意识不足。图2-5:机械院各二级单位科研课题来源情况汇总数据来源:机械院访谈4. 科研开发存在断档从此次的访谈中,我们还了解到,各所的研发力量分配在结构上有一定的断档,这种断档将势必影响到机械院/集团未来产业的发展后劲。如图2-6所示,我们目前所承担的研发任务中,一部分是国家给我们提出的面向行业基础共性的基础应用研究,这部分研究的研究成果一般很难向技术的下端延伸而成为可以提供给客户的产品,而另一部分就是大量的为客户提供的产品开发类研究。在研发项目的深度上存在着应用研究的

    12、断档。图2-6:目前机械院科研体系研究内容结构5. 科研设备老化各所的实验设备存在着不同的老化现象,除新成立的机科股份有一批新购置的实验设备以外,其他各所的设备多是“六五”、“七五”期间由国家投入购置,这将对未来各所的实验/研究能力构成影响,如图2-7所示。图2-7:机械院各二级单位实验设备状况数据来源:机械院访谈6. 多数所的研发人员进入产业部门后尚没有建立起所级的研发部门各二级所多没有成立所级研发中心,多数技术人员已进入产业部门,如下表。表2-2:各二级所研发中心建立情况统计表建立与否所名称现状描述已建立研发中心郑州所今年刚成立研发中心,主要为产业服务沈铸所自身研发中心所的课题,与产业结合

    13、较差。军工领域科研与产业的结合较为紧密,军工科研项目攻关后多能向产业转化哈焊所研发与产业的结合一般,缺少近几年的研发,多是将以往的研发结果进行转化、改良未建立研发中心自动化所产业化强,产品开发能力强,但基础应用研究投入不够试验场主要业务是试验和认证服务,研发方面有一些横向课题机电所产业化强,产品开发能力强,但基础应用研究投入不够武汉所:没有研发中心机科股份没有专门的研究中心,把国家纵向项目投入作为技术储备一院没有研发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没有研发中心7. 集团整体的研发体系尚没有建立当前,机械院/集团尚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与院/集团体系相匹配的科研开发体系,如图2-8所示。图2-8:集团当前研发体

    14、系状况示意图8. 各所的微观运作模式仍然是课题承包制根据调查,各研究所的微观科研运作模式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模式,如图2-9所示。这三个阶段的模式主要在价值创造、组织模式和财务权的归属三个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而其中最主要的差异就是财务权的归属。在第一阶段中,二级单位尚处于课题承包制阶段,业务的开展单元是课题组,财务权在课题组组长手中;第二阶段中,二级单位进入了中心承包制,业务单元的开展单位提升到了一个统一的中心,财务权也部分上移到中心负责人手中,但从微观的运作基础上看,项目仍然将采用课题承包的形式来运作。只有到了第三个阶段所统一管理阶段,各所的微观运作基础才真正的改变课题承包制,进入项目运作制。图2-9:二级所管理模式发展的三个阶段但是,在我们进一步对各所所处的阶段进行考量后,不难发现,大多数的二级所均处于第一和第二阶段,也就是说,从科研开发体系的微观运作基础上看,大多数的二级所仍是课题承包制,如图2-10所示。图2-10:各二级单位科研体系所处管理模式阶段而课题承包制这种一包到底的课题运作模式,在实际操作中逐渐显现出其弊端,如图2-11所示。在本章中我们仅简单提出,后续章节中会进一步对此进行分析和阐述。图2-11:课题承包制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9.研发体系存在问题小结至此,我们对机械院研究开发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一次梳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搜弘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02科研开发体系战略报告.doc
    链接地址:https://wenku.chochina.com/doc/15002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2022 搜弘文库版权所有

    粤ICP备11064537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