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深度研究-能源转型系列报告:氢能的2.0时代到来-华泰证券-2024.3.17-80页.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战略 深度 研究 能源 转型 系列 报告 2.0 时代 到来 证券 2024.3 17 80
- 资源描述:
-
1、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1 战略战略 能源转型系列报告:氢能的能源转型系列报告:氢能的 2.0 时代时代到来到来 华泰研究华泰研究 研究员 刘俊刘俊 SAC No.S0570523110003 SFC No.AVM464 +(852)3658 6000 研究员 苗雨菲苗雨菲 SAC No.S0570523120005 SFC No.BTM578 +(86)21 2897 2228 联系人 张瑶珈张瑶珈 SAC No.S0570122090160 +(86)755 8249 2388 2024 年 3 月 17 日中国内地 深度研究深度研究 绿氢进入绿氢进入
2、 2.0 时代,时代,需求有望多维度展开需求有望多维度展开 近期工信部等 7 部门发布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将氢能作为“未来能源”,并且要求围绕石化化工,钢铁,交通,储能和发电领域布局产业发展。相比此前氢能产业规划,我们看到此番不再局限于交通和储能领域,向多元绿氢以及其衍生产品发展。我们认为氢正在进入 2.0 时代,需求侧的多元化发展更接近氢作为广泛使用的工业原料,能源载体,和零碳能源的本质,这才能更快的推进产业规模化与技术迭代,打破此前缺乏需求+成本较高无法产业化的僵局。与过往市场报告不同,本篇报告从需求出发,分析了化工,工业、交通、发电四大产业,19 个细分子行业的需求,从产
3、业增长,驱动因素,替代模式,技术成熟度,平价等五维度去分析绿氢及其衍生产品绿色甲醇和绿氨的需求,从而预期产业化发展方向。三个子行业撬动更大市场,三个子行业撬动更大市场,1 美金平价线有望带来美金平价线有望带来 4500 万吨万吨/年绿氢需求年绿氢需求 除了市场关注的燃料电池产业外,我们预计绿色甲醇,化工合成氨,氢冶金三个领域在欧盟碳政策、船舶甲醇订单等推广及经济性催化下看到需求启动。三大领域在 2025/2030 年间或带来 150/620 万吨绿氢需求,占比64%/48%,加速产业化降本,撬动发电/道路交通等领域需求爆发。2035年,我们预期这三大领域占比将下降至 36%,而其他领域占比到
4、2035 将达到 64%,达到 3835 万吨,接力增长。从绿氢成本角度,电价占比 80%+,是敏感性最高的成本项,我们测算认为在 0.130.15 元/度电价下绿氢成本降至 1011 元/kg,开启炼化、合成氨、氢基竖炉平价市场;在 0.08 元/度电价下绿氢成本降至 7 元/kg,进一步开启氢基重卡、氢燃料电池发电市场。从产业发展路径来看,政策性需求驱动供给增长与成本下降,推动产业化,并撬动多元需求领域全面爆发,形成产业发展正循环。我们预计全球绿氢市场在 2025/30/35 需求达 230/1290/5900 万吨,2025-35 区间复合增速达到38%。绿氢也将正向驱动新能源需求,到
5、2035 年即可带动全球光伏 356GW每年新增装机。新能源与绿氢形成正反馈,量变产生质变,带来平价曙光新能源与绿氢形成正反馈,量变产生质变,带来平价曙光 绿氢供给侧需要新能源发电降本、离网制氢系统、氢储运技术的共同发展。我们认为需求的启动与目前光伏发电成本的快速下降带来量变的奇点,推动产业中长期的进一步质变。光伏组件价格 2022 年底至今下降近 50%,国内增量发电成本将达 0.24 元/度以下,中长期可达 0.15 元/度以下。但考虑网电消纳需要额外的备用与平衡成本,网购电价格较难低于 0.6 元/度。因此我们认为离网的柔性制氢系统将得以加速发展。此外,全球光照好的区域如中东北非,新能源
6、电价已存在 1.5 美分/度执行价格且有望降至 1 美分/度,区域性绿氢平价也已看到曙光。此外,氨全球贸易体系完善,其作为氢载体一方面同体积储氢量高于液氢 50%,长途海运成本仅为液氢的 10-20%,我们认为中国设备、中东制氢、欧洲需求、氨基运输将是较快实现的供应体系。绿氢绿氢产业化大幕已然拉开,剑指万亿规模全球市场产业化大幕已然拉开,剑指万亿规模全球市场 我们认为绿氢全球发展奇点已来,氢基能源与需求的多样性将推动多行业清洁化的发展,并助推全球新能源技术与综合应用模式的迭代。我们预计绿氢产业到 2035 年会带来万亿的产值规模,其中电解槽设备产值 2912 亿元,燃料电池系统设备产值 470
7、8 亿元,电解槽与燃料电池其它辅助设备与建设产值 1468 亿元,氢储运/加氢站/氨运输罐增量产值合计 994 亿元,中国氢相关装备供应链迎来广阔成长机遇。我们看好储运龙头中集安瑞科(华泰机械组覆盖)、压缩机龙头冰轮环境(华泰机械组覆盖),其他产业链相关设备包括:东方电气、上海电气。风险提示:产业链降本不及预期,技术进步不及预期,产业政策不及预期。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2 战战略研究略研究 正文目录正文目录 绿氢进入绿氢进入 2.0 时代,需求有望多维度展开时代,需求有望多维度展开.4 绿氢 2.0 时代,这次有何不同.5 绿氢过去几年为何不温不火?.5
8、绿氢 2.0 时代,从“氢能发电”向“绿氢衍生”的思路转变.5 需求端迎来新机遇:关注三大方向边际变化.6 方向一:航运清洁化带来绿色甲醇需求增长.6 方向二:绿氢转氨解决储运问题,绿氨有望率先平价.6 方向三:氢冶金不仅仅是减排,也将缓解资源紧缺焦虑.7 供给端从量变到质变:新能源带来平价曙光.7 从新能源降本,到新能源应用降本.8 以全球产业链实现更快平价,带来绿氢贸易链的机遇.8 制氢,储氢,运氢提效降本,产业链迭代方兴未艾.8 投资建议.9 绿氢需求-经济性正循环有望启动,剑指全球 2035 年万亿元市场空间.9 公司推荐.10 绿氢产业迈向绿氢产业迈向 2.0 时代时代.13 从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enku.chochina.com/doc/128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