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全球动力电池产业链可持续发展评估-bcg-2024.1-40页.pd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全球 动力电池 产业链 可持续发展 评估 bcg 2024.1 40
- 资源描述:
-
1、2024年1月波士顿咨询公司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联合研究全球动力电池产业链 可持续发展评估 目录前言 11.全球锂电池产业概况 42.产业链下游:电池生产及供应 63.产业链中游:正、负极材料 134.产业链上游:锂、镍、钴 205.电池回收利用 28结语 33波士顿咨询公司2024年1月前言得益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等下游应用场景爆发式增长的驱动,全球锂电池产业正在蓬勃发展。预计到2030年,全球锂电池的需求规模可达4太瓦时(TWh)。其中,中国作为全球锂电池产业最大需求及供给市场将持续领跑产业变革;与此同时,欧美在减排目标、能源转型等强需求下贡献出更多的增量驱动,并重塑全球市场供需格局;以东南亚
2、、印度及中东为代表的新兴市场也正进入快速成长阶段,积极参与到全球锂电池供应链体系中。当前,中国在锂电池产业链各关键环节依旧发挥着主导作用,但正面临着市场竞争加剧、企业盈利承压和地缘政治风险加大等挑战。为引导全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波士顿咨询公司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联合锂电池行业国内外专家、学者和企业管理者,合作设计“全球及中国动力电池产业链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估体系”,以期为全产业相关参与企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引,并积极引领全行业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及政策,推动产业链朝更健康与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全球及中国动力电池产业链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估体系主要涵盖产业政策、市场环境、供应链成熟度、技术及制造竞
3、争力、绿色及可持续行动五个评估维度。本报告将重点聚焦市场需求与供应链供需状态的分析:市场维度,重点围绕行业市场前景、竞争结构与盈利性展开分析(参阅图1);供应链维度,聚焦对产业链供需动态、国际贸易链路以及再生闭环参与程度的评测分析(参阅图2)。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中国动力电池产业链在细分维度上的表现,评测发展指数并建议可行的优化方向(参阅图3)。全球动力电池产业链 可持续发展评估波士顿咨询公司2024年1月全球动力电池产业链可持续发展评估3增速:5%,10%)|10%,15%)|15%,20%)|20%增速:-1%,1%)|1%,3%)|3%,5%)增速:-10%|-10%,-5%)|-5%,-
4、1%)综合考虑行业集中度、竞争格局稳定性、竞争壁垒等因素综合考虑行业集中度、竞争格局稳定性、竞争壁垒等因素综合考虑行业集中度、竞争格局稳定性、竞争壁垒等因素毛利率:20%毛利率:10%,20%)毛利率:10%产能利用率:70%上游矿:供需平衡产能利用率:50%,70%)上游矿:细分领域供需平衡产能利用率:50%上游矿:储量或产量供不应求中国产能占全球比例:60%上游矿:贸易链路通畅中国产能占全球比例:60%,80%)上游矿:有市场/政策机制调节中国产能占全球比例:80%上游矿:存在地缘政治风险回收材料占原材料比例:10%主流玩家引领成熟实践回收材料占原材料比例:5%,10%)主流玩家布局探索回
5、收/梯次利用回收材料占原材料比例:5%产业链主要玩家几乎暂未涉足可持续发展市场指数可持续发展供应链指数市场前景竞争结构盈利性行业供需动态链路国际贸易再生闭环领先Promote:7|8|9|10初步Weaken:1|2|3中等Neutral:4|5|6等级划分:WNP等级(基于10分制)Weaken 初步 0,4):0,1,(1,3),3,4)Neutral 中等 4,6:N-W 4,5),N 5,N-P(5,6 Promote 领先(6,10:(6,7,(7,9),9,10 图3|全球及中国动力电池产业链可持续发展评估模型市场与供应链指数评价体系波士顿咨询公司2024年1月全球动力电池产业链可
6、持续发展评估41.全球锂电池产业概况受全球锂电池产业的爆发性增长影响,近年来,全球主要锂电池市场中国、日本、韩国、欧洲、美国,纷纷出台针对电池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战略规划,并通过相关政策、法规的陆续出台,以实现对本国、本地区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指引及保障。其中日本和韩国是电池产业的传统强国,但近年来随着中国锂电池产业的崛起,日韩企业的市场份额逐年下降。韩国政府为应对全球范围战略性电池产业的市场竞争,发布了2030二次电池产业发展战略充电电池产业革新战略,并明确了“到2030年韩国占据全球电池产业40%市场份额”的发展目标,通过公私合作、投资拉动,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加速抢占下一代电池技术的战略高
7、地,加快产能和供应链体系建设。日本电池企业的市场份额目前位于中韩两国之后,处于逐渐滑落态势。日本政府为实现碳中和目标以及应对未来的可再生能源电力需求,出台了2050碳中和绿色增长战略及能源基本规划,为日本全国绿色低碳转型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提供了顶层战略设计。针对电池产业,日本政府在蓄电池产业战略中提出“到2030年日本国内产能达到150吉瓦时(GWh),日本企业在全球产能达到600吉瓦时”的目标,以抢占未来的市场份额。同时,日本全力投入全固态电池技术的研发,旨在到2030年达到产业化能力,以期实现电池技术“弯道超车”。欧盟早在2017年就成立了欧洲电池联盟,统筹欧盟内部的产业资源,形成电池产业
8、发展战略合力,并提出了旨在加强欧盟电池全产业链竞争力的电池战略行动计划,构建从原材料获取、加工到废旧电池回收利用的“从摇篮到坟墓”全生命周期产业体系。2023年,欧盟出台了绿色协议产业计划,其中净零工业法案和关键原材料法案旨在提升欧盟自身清洁能源技术的制造规模,强化清洁能源的本土制造能力,设立了“到2023年欧盟本土电池制造产能达550吉瓦时”的目标,并针对关键原材料和矿产资源设定了在欧盟本土开采、加工和回收的产能目标,全面打造欧盟本土清洁能源和电池供应链体系。此外,欧盟还通过了欧盟电池和废电池法规(以下简称“新电池法”),以立法的形式对未来电池进入欧盟市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确了将从2024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