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8

类型麦肯锡-华夏幸福大合肥地区经济发展趋势及拓展机会研究-201604.pdf

  • 上传人:苏摩
  • 文档编号:120403
  • 上传时间:2024-01-19
  • 格式:PDF
  • 页数:68
  • 大小:8.42M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麦肯锡 华夏 幸福 合肥 地区经济 发展 趋势 拓展 机会 研究 201604
    资源描述:

    1、大合肥地区经济发展趋势及拓展机会研究机密和专有未经麦肯锡许可,任何对此资料的使用严格禁止讨论文件2016年4月1内容合肥经济发展环境分析拓展优选区域筛选分析优选区域分析及发展建议附件2大合肥地区经济发展核心要点资料来源:麦肯锡分析产业发展:“工业立市”战略成效显著,大项目招商引资成果显著基建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彰显创新活力:研发投入全国遥遥领先区域发展失衡:呈现“东贱北贫,西贵南富”格局,对周边辐射带动低创新体制保守:创新投入高,但创新成果本地转化低、产学研联动不足人才吸引不足:人才吸引力低,合肥高校留存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发展模式制约:劳动力成本攀升对合肥“OEM”式制造业提出极大考

    2、验1发展机遇与愿景4区位优势:长三角向中部地区产业转移和辐射的重要门户制造优势: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及工业成本优势人力优势:中科大等众多高校院所输送高端人才,劳务人口输出大省消费优势:消费能力逐渐增强,享受型消费意愿堪比一线城市发展成就1主要挑战2合肥将迎来四大机遇,全力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区位上,打造长江经济带联动枢纽产业上,成为华东制造业中枢及分工体系重要节点创新上,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型及高技能人才输出高地市场上,开启引爆长三角消费增长引擎核心优势331未来十年,合肥应从四个方面下手,全力成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区位上,打造长江经济带联动枢纽以连接长三角、连通中四角为重点,建

    3、设内外畅通、功能完善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成全国重要的综合性交通枢纽市场上,开启引爆长三角消费增长引擎伴随城镇化建设,积极建立新型消费业态,并加快服务业等消费相关行业发展,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消费引擎创新上,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型及高技能人才输出高地积极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形成基础研究与产业应用兼顾的“合肥创新模式”,积极建设国家科技型创新城市产业上,成为华东制造业中枢及分工体系重要节点积极承接产业和资本转移,努力拓展国际市场空间,紧跟新的发展趋势,主动融入国家再分工体系,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发展机遇与愿景32内容合肥经济发展环境分析拓展优选区域筛选分析优选区域分析及发展建议附

    4、件33关键分析通过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层层递进式分析,采取圈层轴向优选区域三步筛选法,最终锁定优选区域资料来源:麦肯锡分析关键输出城市能级研究:通过城市能级分析,确认能级梯度及辐射范围利用人口增长、轨道交通、科教资源集中圈层分析验证关键圈层研究:人口增长主要区县轨道交通优先辐射范围科教资源集中圈层现象:从现象观察城市发展脉络人口流动:流动方向和趋势城市空间扩展:空间扩展方向房地产市场:房地产去化周期本质:从根源判断未来发展方向产业脉络:产业历史发展情况和未来产业发展轴向科教资源:主要集中区域核心公共设施:交通设施、政务中心、医疗、商业设施等政府意愿:政府财政:通过政府财政结余判断引入外

    5、界资本意愿政府领导:教育背景、经济建设经验和上任时间引入合作意愿确认拓展轴线划定重点圈层锁定优选区域交通:分析高速公路、铁路、轨道交通通达性及关键性枢纽设置产业基础:分析产业基础及规划土地资源:土地性质及充裕性方法论34结合产业、人口、交通等研究,应重点关注合肥30公里辐射圈区域,判断新站 肥东东北轴向应为华夏发展优先轴向,其次是蜀山-肥西西南轴向关键结论定远县明光市凤台县淮南市寿县六安市舒城县马鞍山市滁州市全椒县合肥中心30公里辐射圈内应是最具拓展吸引力的区域:宏观上,合肥作为第三梯队省会城市,辐射能力在30公里内,预计到2020年仍未达到辐射外溢拐点微观上,省内人口“虹吸效应”,科教资源、

    6、轨道交通网络布局均集中在30公里圈内30公里圈层第二梯队:蜀山-肥西轴蜀山区肥西县舒城县(杭埠镇)第三梯队庐江县长丰县巢湖市寿县(空港新城)第一梯队:新站-肥东轴新站区肥东县过去15年人口、空间、房地产发展最为明显轴向产业基础最成熟,已开始辐射肥西,仍有继续向西南组团式拓展趋势依托蜀山和包河丰富的科教资源和滨湖新区新中心建设,带动高层次人口涌入尚未看到中心城区辐射周边趋势,非人口流向重点区域可重点关注与发展轴向镇域有产业联动、交通通达性好、土地较为充裕的镇域地区人口、城市空间已开始出现向东部流入和扩展趋势以新站区为核心的东部地区产业发展速度、潜力和空间最大,将带来更多技术和产业人口聚集规划中的

    7、路网将更加密集,提高与东部地区的联通第一梯队第二梯队第三梯队35城市可持续性发展指数 通过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方面23个指标的严格计算分析,明确城市的发展阶段资料来源:UCI(城市中国计划)备件 能级分析分项类别(权重=100%)指标经济(17%)组成部分(分项中权重=100%)社会(33%)社会民生(33%)城市就业率(%)人均拥有医生数量(每千人)中学生占年轻人口比例(%)养老保险覆盖率(%)医疗保险覆盖率(%)就业(25%)医生资源(25%)教育(25%)养老保险(13%)医疗保险(13%)环境(33%)清洁程度(17%)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浓度(毫克每立方米)每单位GDP

    8、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吨每十亿人民币)空气质量合格等级达到二级或以上天数(%)废水处理比率(%)生活垃圾处理比率(%)空气污染(11%)工业污染(11%)空气质量合格天数(11%)废水处理(11%)生活垃圾管理(5%)建城区每平方公里人口使用公共交通的乘客(人均乘坐次数)公共绿地面积(%)公共供水覆盖率(%)家庭接入互联网比率(%)城市人口密度(11%)公共交通使用情况(11%)公共绿地(11%)公共供水(5%)互联网接入(11%)环境建设(17%)经济发展(17%)人均可支配收入(千人民币)服务业GDP占比(%)政府研发投入(人均)收入水平(33%)对工业依赖程度(33%)研发投入(33%)资源

    9、(17%)资源利用(17%)能源总消耗量(万吨标准煤每单位GDP)住宅电力消耗(人均千瓦时)用水量(升每单位GDP)能源消耗(33%)用电效率(33%)用水效率(33%)36辐射圈层资料来源:麦肯锡分析;UCI(城市中国计划)合肥市辐射能力相比长三角等地中心城市还有较大差距,仅能辐射周边30公里圈层,且尚未达到辐射外溢拐点可持续发展指数1,2013真实GDP,2013人民币,十亿00.10.20.30.40.50.60.70.80.91.00200400600800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200海口市福州市广州市兰州市乌鲁木齐市石家庄市南昌市

    10、南宁市银川市贵阳市西宁市西安市济南市昆明市长沙市南京市沈阳市哈尔滨市上海市成都市武汉市长春市合肥市杭州市郑州市北京市天津市重庆市太原市1 UCI可持续性发展指数包含了社会民生、经济发展、人口、资源利用、环境承载等多维度考量因素xx市辖区人口密度,2014千平方公里麦肯锡城市能级分析将全国省会城市分为4个梯队UCI认为当国内人口密度达到8千人/平方公里时发展路径存在明显拐点,处于发展模式转型的决策点上代表省会城市辐射区域范围第三梯队4合肥3西安2长沙南京上海昆山杭合肥浙江安徽30公里圈层第一梯队17上海24北京北京河北天津100公里圈层第二梯队10南京14杭州11成都10武汉南京上海昆山杭江苏浙

    11、江安徽50公里圈层37人口虹吸科教资源轨道交通合肥市30公里圈层集聚了大合肥地区主要科教资源到2030年,合肥30公里辐射圈内将形成密集的城市轨道交通网通过人口虹吸、轨道交通、科教资源的分布,再次确认合肥中心30公里辐射圈内应是最具拓展吸引力的区域定远县明光市凤阳县凤台县淮南市寿县六安市舒城县马鞍山市天长市天长市全椒县全椒县来安县来安县庐江县肥西县巢湖县长丰县肥东县主城区滁州市滁州市定远县明光市凤阳县凤台县淮南市寿县六安市舒城县马鞍山市天长市全椒县来安县庐江县肥西县巢湖县长丰县肥东县主城区滁州市普通高等院校分布10所及以上4-9所4所以下无过去15年人口不断向合肥30公里圈内区域集中,未达到辐

    12、射外溢状态30公里圈层资料来源:合肥经济圈发展规划、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4-2020、合肥市域“1331”综合交通规划;合肥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文献搜索庐江县肥西县巢湖市长丰县肥东县3 33 34 44 45 51 12 27 77 76 66 68 82 28 89 99 910105 5121212121 1131314141515庐江县肥西县巢湖市长丰县肥东县3344512776682899105121211314152020规划地铁在建地铁主城区2030规划地铁已建机场#地铁线辐射圈层2000-2015年人口增长50万以上20-50万0-10万0万38结合人口增长、城市空

    13、间扩展、房地产的城市发展现象,以及产业、科教、公共设施等核心驱动因素分析,推导出东北、西南两大发展轴向资料来源:麦肯锡分析人口增长轴向空间扩展轴向房地产去化周期4个月及以下5-7个月8-10个月10-12个月大于12个月大合肥城市人口、空间、房地产发展脉络高速路网交通枢纽政务中心商圈产业发展以新站区为核心的合肥东部区域是合肥未来最重要的产业发展轴向西部产业增速将放缓科教资源分布西部的蜀山区和南部的包河区汇聚了合肥主要的高等教育及科研资源核心公共设施路网:东部规划密集的高速公路网络交通枢纽:西、南汇聚两大高铁客运站及新桥机场政务中心:蜀山和包河区商圈:集中在蜀山区发展轴向3900-15人口增长1

    14、北部:庐阳区南部:包河区东部:瑶海区西部:蜀山区西南轴受益于经开、高新区产发展、科教资源及城市新中心建设,过去高速发展并已开始辐射肥西,东北轴将受益于产业发展,未来增长动力最足资料来源:合肥市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合肥市2015年人口抽样调查9686251 已排除2002年合肥区划调整因素39102122928233656124201020002015xx合肥区划调整带来人口增量xx人口增量1(万)标2000-2015年人口增长50万以上20-50万0-10万0万下一步重点辐射方向20+41+10+53+13107+49+10+37+4人口空间房地产产业教育公共设施产业工人、技术、高学历人才

    15、增长突出可建设用地大规模向西部和西南扩展去化周期仅4个月经开区产值3千亿,导入15万产业工人02年大学城成立带动高层次人口涌入政务区成立、紧邻新桥机场、高铁西站高学历人才增长突出可建设用地向南部扩建去化周期仅4个月中科大三大校区和合工大所在地滨湖新区建设;省政府搬迁合肥南站增长开始明显放缓无明显扩展趋势无国家级产业基地政府中心转移至蜀山和包河abcdef技术工人增长突出以新站为核心可建设用地向东北扩展新站区仅平板显示带来2万产业工人东部公路路网密集已辐射本发展轴向40从各区域的历史增速来看,主城区是人口虹吸的主要区域,主要来自省内其它区县人口资料来源:全国第五次及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合肥常住人口

    16、历史变化情况万人xx增速11 计算时为反映合肥现状,囊括了尚未并入的巢湖的居巢区和庐江县,并排除合肥2002年区划调整因素11578749689333924251079979758764926581庐江县蜀山区庐阳区瑶海区包河区肥东县居巢区肥西县长丰县8.1%6.8%7.0%7.1%-2.2%-0.6%0.1%0.1%-1.0%1.5%总计合肥区域人口2000-2015年增速1情况2015200010111371677372192417159包河区100%=外省本省其他县(市)、市区本县(市)/本市市区41.3蜀山区22.650.0瑶海区庐阳区41.9合肥第六次人口普查外迁人口组成情况合肥第六次人口普查外迁人口组成情况发展轴向:人口流动a41合肥人口经历了从“庐阳单中心”到“庐阳-蜀山双中心”,再到如今南部包河和东部瑶海崛起带来的多中心“组团式”发展的演变特征资料来源:文献资料051015202530354045201520051990198020102000199519851975庐阳区瑶海区包河区蜀山区合肥四区人口比例分布变化2000年前,合肥人口集中的区域是庐阳老城区,占据合肥人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搜弘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麦肯锡-华夏幸福大合肥地区经济发展趋势及拓展机会研究-201604.pdf
    链接地址:https://wenku.chochina.com/doc/12040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2022 搜弘文库版权所有

    粤ICP备11064537号

    收起
    展开